“慈悲摆渡—德化陶瓷艺术展”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幕

小陶陶 2019-04-13   2156
1208
0

4月13日,“慈悲摆渡—德化陶瓷艺术展”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幕,共展出德化75位省级名人以上陶瓷艺术大师匠心独运的99件白瓷艺术精品。

本次展览由财团法人人间文教基金会、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联合主办,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泰华宸美术馆协办和承办,展览时间从4月13日至6月9日。

德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维启致辞

此次德化陶瓷艺术展,展品均是佛教题材。人物众多,有观音、如来、达摩、文殊、普贤、罗汉、弥勒等佛造像,也有弘一法师等高僧大德;造型不同,或坐或立,或躺或卧,姿态、神情迥异;创作手法不同,线条或凝练简洁,或灵动飘逸,笔墨或浓或淡,或工或写。作品千姿百态,产生出各拥其美的艺术效果,给人慈悲、静穆、祥妙的感受,也给人以亲近、有趣、美好之感。艺术家们的创作根植于文化的积淀和对生活的感悟,作品由外及内带着深邃的内涵,值得细细品味。在展现宗教神圣、庄严、崇高的同时,更着重体现德化陶瓷佛像世俗化、生活化的创作风格,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和对真善美的独特见解。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是一个千年古县,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建县。县域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34万,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脉主峰(1856米)绵亘境内,拥有8块国家级生态旅游品牌。

但真正让德化名扬中外、享誉全球的是她的千秋瓷韵。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德化窑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德化陶瓷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37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就开始制作原始青瓷。德化陶瓷以“白”见长,被誉为“中国白”;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

德化白瓷历经千年的历史变迁,时至今日,在很好地保留传统的艺术传承的同时,也生发出创造的新意,瓷坛艺苑更加百花齐放、繁荣似锦。目前,德化拥有陶瓷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18年陶瓷产值328.46亿元,形成了大师工艺瓷、日用家居瓷、出口工艺瓷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是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最大的陶瓷茶具和花盆生产基地。

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德化成功举办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艺术展、“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中国(德化)茶具文化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德化陶瓷艺术作品大量入选厦门金砖会晤国宴瓷和国礼瓷,被世界40多家知名博物馆收藏,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

此次75位省级名人上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中,观众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德化陶瓷佛像艺术品贴近生活、亲近生活的显著特征,正契合了佛光山“人间佛教”之宗风。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观者能够近距离欣赏德化白瓷的素雅之美,亦能感受德化陶瓷生活化的创作理念,认识到当代优秀工艺美术作品的工艺独特性,强烈的时代性和艺术的多样性,其潜在的收藏市场经济价值可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品收藏相媲美。

德化县与台湾地缘连、物缘近、道缘承、学缘同、人缘亲,长久以来就保持着密切联系,近几年来,更是以瓷为媒,以瓷架桥,频繁开展与台湾金门县、苗粟县、莺歌镇等地的考察互访活动,推动德化与台湾在陶瓷业、农业、旅游业、民间文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佛光山是台湾信众最多、最负盛名的佛教圣地。此次展览的举办,便是希望借助佛光山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及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宣传和展示德化陶瓷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并把展览办成交流合作的平台,深化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据悉,展览期间还举行两岸陶瓷艺术家的交流座谈。希望通过海峡两岸艺术家的交流研讨,加强陶瓷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打响中国白”“世界陶瓷之都”等品牌,开启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提升陶瓷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黄敬伟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4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