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丨德化瓷的烧制技艺

小陶陶 2020-02-19   大师小匠2441
1207
1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德化瓷的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出成品。

1、溯源德化窑

       德化县建置的沿革历史有《德化县志)记载的“唐贞元中,析永泰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闽王延均升长乐郡为长乐府,升归德场为德化县。”可见德化县建置至今已有千余年。

       德化县建置不等于有德化窑,有关德化何时烧制瓷器的史料甚少。提到德化窑烧制白釉瓷最早的时代为元代的史料《安平志》,其中有“白瓷出德化,元时上供。”至于蓝浦的《景德镇陶录》则说得更迟,如“德化窑自明烧造,本泉州府德化县。”显然这些史料都与实际情况不符。

       《中国陶瓷史》根据近代发掘的资料,认为“德化窑创始于宋,元代有发展,碗坪仑及屈斗宫均烧青白瓷。”1976年在盖德乡碗坪仑发掘了一个窑址堆积。该窑址的年代无文献记载,窑址内也未发现有确切纪年的实物。根据瓷器的造型、纹饰、釉色和制法等特征推断其烧制时期为宋代。1976年又在德化县城近郊浔中发掘了屈斗宫窑址。窑址内同样没有出土带有确切纪年的材料。在分析窑址和窑基两边的堆积层以及出土器物的特征后,多数人认为应属于元代,但其创烧时间可能早到南朱回。因此,可以认为德化窑至少在宋代即已烧制瓷器。至于是否有可能在宋以前即已开创瓷业,只能有待进一步的发现和考证。

2.德化白釉瓷原料及胎釉化学组成

       德化县境内多山,山地多产瓷土。《德化县志》物产矿类记有:“泥产山中,穴而伐之,绠而出之。”本世纪40年代曾有人作过调查回,在其报告中详述:“德化瓷土皆由石英斑岩或长英岩等富含长石之岩石风化而成。多呈脉状或其他不规则之形状,大都生于白垩纪火山岩系...近地表者,风化程度甚深,可作瓷土(制胎)。深处之新鲜部分(风化程度较轻) ,可为瓷釉,盖取其长石成分,此亦可间接证明其成因矣。德化瓷土,磨细漂净,即可直接制坯。不须调和其他原料。

       80年代对德化三班和宝美所产的瓷土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以化学组成来看,它们非常接近景德镇所产的各种瓷石成分,只是其中Na2O的含量都非常低。如果说其中还含有少量长石的话,那也是钾长石,而不像景德镇某些瓷石中含有Na2O2。另外这两种德化瓷土中Fe2O3和TiO2以及其他杂质(CaO,MgO)含量都很低,特别是宝美瓷土中的Fe2O3含量仅为0.32%。较之景德镇瓷石要低很多,这就是德化白釉瓷的白度高于景德镇白釉瓷的真正原因。

       所有古代瓷胎中SiO2的含量在71. 76%~77.80%之间变化。Al2O3则在16. 76%~21. 76%之间变化。这些变化应该说都是不大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无规律可循。根据现有数据可以说在德化窑近千年的制瓷历史中,并未见到SiO2或Al2O3有规律的减少或增加。而不像景德镇,由于开始采用和逐渐增多高岭土的用量而使胎中SiO2的含量逐渐降低,Al2O3逐渐增多。另外,结合前面所讨论的原料情况,上述两个氧化物的变化完全可以由不同产地或不同的淘洗程度的原料予以满足。因此,也可以认为在德化窑整个烧制历史中始终只采用瓷土作为制瓷原料。也就是所谓一元配方。只有在现代瓷(N-1)的化学组成中,Al2O3的含量已高达25%。因为在它的配方中已使用了高岭土。

       德化白釉瓷胎化学组成另一特点,是Fe2O3的含量都非常低,一般在0.30%~0.60%之间。K2O的含量则较高,一般在5%左右。其中早期的制品较低,后期的制品较高,特别是明、清时代普遍接近或高于6%。这样高的K2O含量几乎和它们釉中的含量相近,甚至超过。由于德化白釉瓷中除去SiO2、AI2O3和K2O外,其他氧化物含量都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它们应属于较纯的SiO2-Al2O3-K2O系统的石英、绢云母质瓷。

       德化白釉瓷胎的化学组成及其烧成温度决定了它的显微结构。由于瓷胎中含有很高的SiO2,以及它主要来自瓷土中的游离石英。因而瓷胎中均含有一定量带有熔蚀边的残留石英。另外也含有较多量的玻璃相。很少见长石残骸和发育较好的莫来石。从瓷胎的矿物结构来看也应属于我国南方典型的石英绢云母质瓷。它和早期的景德镇白釉瓷胎的显微结构十分相似,而又不同于景德镇明、清时代的白釉瓷。就是说德化白釉瓷釉的显微结构随着时代的进展也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3.德化白釉瓷的烧制工艺

       古代德化窑的烧制工艺是形成德化白釉瓷独特风格的重要保证之一,但不见史料记载。因此,对它的认识只能靠对古窑址中所留下的实物进行分析和讨论。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福建省文物考古界对德化窑进行了多次发掘,并发表了专著和精印了图录,为我们总结德化窑宋元时期的烧制工艺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早期德化窑以烧制日用器皿为主,包括碗盘、碟、盒、壶等。从出土的完整器物来看,数量最多,而花纹又最精美的是各类盒子。入明以后,除上述器皿外,又增了佛像和人物雕塑,并以此著称于世。由于德化白釉瓷胎仅用一种瓷土作为制瓷原料,而且其中K2O含量甚高烧成后含玻璃相亦多,故容易变形。因而胎壁都做得较厚,不够轻巧。古人对此颇有责难,认为厚胎是“不重于时”和“渐不足贵”的原因之一。德化窑早期制品多施半釉,即口沿及上腹部有釉,余下均为露胎。有时口沿及平底都无釉。后期制品则施全釉,只底足处无釉。在装饰方面早期多采用划、刻、印等技艺,晚期又增加了贴花和雕塑等。如明代的梅花杯和何朝宗款的观音像都成为一代艺术珍品。

3.1炉窑和窑具

       1976年在盖德碗坪仑窑址发掘过程中曾发现一座破坏严重的龙窑窑基。其中一座属北宋晚期,仅窑头部分保存尚完整,其余全部无存。另一座属南宋时期,窑基仅存中段,首尾均遭破坏。两窑均无法知其长度及坡度变化,但从这两个残窑可以看出德化窑在宋代所使用的密炉为我国南方所常见的龙窑。

       同年在浔中屈斗宫窑址发掘过程中,又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元代外形仍似龙窑,而内部分割为多室。因此被命名为分室龙窑,当地人又称之为鸡笼窑。浙江龙泉窑在南宋时已出现过这种窑形,从时间上看,似乎受到龙泉窑的影响。该窑依山而建,坡度在12~22度之间。全长为57.10米。宽1.40~2.95米。全窑共分割为17个窑室,室呈长方形,各窑室大小亦不尽相同。室与室之间有隔墙分开。隔墙下部留有5~8个通火孔。各个窑室的两边窑墙下各有一条火道,从窑头直通窑尾。窑尾后墙下亦留有通火孔。沿着窑的长度残存14个窑门,一般都开在每个窑室的前部。窑的一侧有11个,另侧有3个。

       现在德化仍在使用的古老窑型中,只见龙窑和德化阶级窑,有时简称德化窑。至于阶级窑何时首先在德化开始使用,尚无足够资料说明。但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始自明代。因此,根据现有资料可以认为德化在宋代使用龙窑,元代曾出现过分室龙窑(鸡笼窑),明代以后又出现阶级窑。阶级窑是从龙窑经过分室龙窑逐渐改进而形成的一种比较合理的半倒焰式窑形。它在节约燃料、提高温度控制气氛和增加产量方面都比龙窑更为优越。它的出现对我国南方,特别是对德化白釉瓷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它在明末清初传入朝鲜和日本时,被称为串窑。因此对国外也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3.2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

       历代德化白釉瓷的烧成温度变化不大,都在1250~1280℃之间。即使到现代其烧成温度亦未超过1300℃,只用瓷石作为制胎原料的瓷器烧成温度也大致就在这个范围。从相关吸水率数据中得知,多数瓷器都是烧到恰到好处。所以它和景德镇宋元时期瓷器的烧成温度也相当。明、清时期德化白釉瓷釉的配方虽作了明显的调整,但它的烧成温度也未作相应的提高。这也是由于受到胎的制约而不能提高。因为烧成温度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变形。由此可见德化窑的烧制工艺还是受到严格有效的控制。这从盖德碗坪仑窑址堆集中发现的用以测量和控制烧成温度所用的,以碗的碎片制成的火照,可以得到证实。前面所述德化窑在窑形上的改进也是能保证这种严格控制的有效措施。

       德化白釉瓷釉的色调在外观上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白中微泛青色,其甚者即为青白釉,一类是白中微泛黄,其甚者即所谓"象牙白"。德化白釉密釉的透光反射曲线也可见到它的确分成两类,一类的最高反射率峰值处于500纳米左右。如北宋的NST2,南宋的SST1,元代的YT15和清代的C74它们有的是白里微泛青色,有的就是青白色。另类的最高反射率峰值处于 600纳米左右。如元代的YT7和明代的MTB都是白里微泛黄的“象牙白”和"猪油白”。

       这种差别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烧成时的气氛。一般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使得釉中的Fe2O3较多地转变成低价状态,则呈青色。反之,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釉中Fe2O3较少地转变成低价状态,则呈黄色。由于德化白釉瓷釉Fe2O3含量都极少,所以都呈极淡的青色或黄色,即所谓泛青或泛黄。一般说来,德化白釉瓷在宋代是在龙窑中烧成的。这种窑易烧还原焰,而且冷却速度也快,所以都泛青色。入元以后,由于使用了分室龙窑和阶级窑。这类窑可烧氧化焰,而且冷却速度也较慢,因而又使某些德化瓷白中泛黄而形成德化白釉瓷釉独具的“象牙白”和“猪油白”的风格。如果黄色再深一点而微微泛红,则被称之为“孩儿红”,指其像婴儿皮肤的颜色,是一种极为珍稀的釉色。

       我国南方素以青釉瓷著称于世,如越窑,南宋杭州官窑和龙泉窑都烧制出许多精美绝伦的青釉瓷。除去它们独特的烧制工艺外,其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Fe2O3。即是其主要因素。唯独景德镇和德化,特别是德化所产的制瓷原料却得天独厚,不仅Fe2O3的含量都极少,而且产量甚丰,使两地制瓷历史可长达千年。遂使南方白釉瓷分别在五代和宋代在两地兴起而独步中华,享誉世界,为中国陶瓷工艺发展过程中的第五个里程碑增添了极为辉煌的一页。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人多不愿投身这一学习周期长、见效慢的传统行业,现在的艺人多在60岁左右,有人亡技失之忧,迫切需要有关方面予以重视和扶持。



责任编辑:陈美珠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1)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4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