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专注海外回流瓷 变卖工厂海外“淘宝”

小陶陶 2018-11-15   温州日报1888
1224
0

初次见到温州博物馆之友协会理事王亮,是在他位于瑞安一处古玩陈列馆。说是陈列馆,实则更像是陈列室、仓库、书房与茶室的结合体,展示窗内的名贵瓷器如“睡大通铺”般一字排开,显得十分随意,一如其主人给人的随性之感。

王亮2010年进入收藏圈,于收藏而言,八年时间实在不算长,然而王亮在瑞安收藏界却挺有名气,谈及原因,王亮道出经验,“我做收藏不求全,不求贵,但求专一”。八年来,他只专于“海外回流瓷”。

王亮展示他收藏的清蓝源轩仿剔红漆菱格寿字纹瓷碗。

变卖工厂,

一心扑在海外回流瓷上

海外回流瓷,顾名思义,就是当年出口到国外,而现在又回流到中国的瓷器。“明清时期是中国瓷器出口的黄金时期,西方人喜欢工笔画,画面追求繁复、满工,欣赏不了中国传统的大写意和简约留白的风格,在颜色上更偏好浓烈鲜艳的色彩,器型上则追求大件……”一边啜饮香茶,王亮一边将海外回流瓷的特色与自己的收藏经历娓娓道来。

原来,王亮走上收藏海外回流瓷一途,不仅是出于爱好,更是出于“有的放矢”的投资目标。

八年前,王亮还经营着一家“黄龙鞋材”厂,手底下有一百多名工人,是温州人口中的“皮鞋厂大老板”。在一位玩高古瓷的亲戚影响下,王亮渐渐对瓷器产生了浓厚兴趣,且随着了解的深入愈发着迷,竟毅然关闭了倾注多年心血的工厂,变卖了企业和设备,开起了古玩店。

书籍是王亮最初了解中国瓷器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在书中,他了解到有关中国瓷器的外销史与被掠夺史,于是决定前往欧洲考察。一趟欧洲之旅,王亮发现了流于海外的中国瓷在色彩、工艺与器形上的诸多不同,以及国内外存在的市场差异。接触得越多,王亮的兴趣也愈发浓烈,生意人的敏锐嗅觉也使他从中嗅到了商机。“那时国外的东西普遍还比较真,不像国内存在这么多仿货”,据王亮所言,彼时,虽已有许多中国人在外搅动海外古玩市场,但有条件出国的人毕竟不像现在那么多,相对国内瓷器市场的大热,国外市场依然偏冷,整个构成还是趋于西方的审美与价格。

而后往来于欧洲各国几番考察,王亮彻底对这些随着海上丝路“漂流”出国的瓷器着了迷,也坚定了回国做海外回流瓷收藏和生意的信心。回国后,他放弃了其他类别的古玩,一门心思扑在了海外回流瓷上,面对亲朋好友的疑惑与不解,他总是笑着回答,赚不了钱也没关系,能多让几件“国粹”回国那也是好事。

有证书的,

多半都是假的

第一次参加拍卖,是花了两千欧元拍下了一个蕴含“一统天下”之意的“清顺治青花博古纹瓷直筒瓶”。以为“捡到宝”而心花怒放的王亮直到回到中国,才发现瓶身是破损后经修复的。“当时是真没想到老外的古董修复技术这么好,幸好价格不高,我也没亏。”这也给王亮提了醒,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实战经验”更需积累。

2011年以来,他不仅频繁参加欧洲各大拍卖会,也不放过当地的跳蚤市场,照他自己的话说,那段时日正是“兴头正旺,看什么都新鲜”的时候,在地摊上“淘宝”经历让他至今记忆犹新。法国的蒙彼利埃跳蚤市场,早上一开市就会被大量涌进的各地买家攻占,砍价、叫卖、闲聊声混杂在一起,好不热闹。“虽然在当时很多好东西已逐渐从跳蚤市场上流失,但若‘眼尖’,还是能‘捡’到宝贝的。”王亮曾幸运地在蒙彼利埃跳蚤市场上“捡”到过一对清咸丰粉彩人物故事对瓶,当时王亮一眼扫到它们,就“见缝插针”,几步挤到了店铺前,“拿起东西我就不敢放下了,后面已经有人立刻留意到这边,很多双眼睛盯着呢,我价格都没砍,直接买下了”。

随着国内外古玩市场逐渐升温,即使是“海淘”,买到假货仿货的几率也迅速上升,王亮道出自己经多年“实战磨砺”总结出的几点经验:其一,有证书的古玩,多半是假的。“古玩不像钻石需要证书证明品级,一件古玩如果需要出钱买证书,又怎会是好东西呢?”其二,鉴别文物须用排除法。“比如看一件瓷器真不真,你数出十处‘真’,也不及找出一处‘不真’,只要有一处不符合规律,足以说明它是假的。”王亮还表示,知己知彼十分重要,为了正确鉴假,还需要熟知最新的造假技术。他说,自己就经常去景德镇考察,观摩当地的技艺高超的匠人们制作仿古瓷器,虽然这些仿古高手们并不造假售假,然而这些仿制品若经“有心人”操作,便会很快出现在欧洲的古玩市场上。

海外“淘宝”不易,

运回国也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示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的数量达到164万件。加之民间藏品,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可能超过1000万件。而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统计,近20年来以拍卖形式回流中国的文物将近10万件,与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量相比,这个数字似乎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市场交易确已成为海外文物回流的重要途径。

现今人们认为,文物的回流代表了一个国家国力的强盛和对文化的重视。广大民间收藏群体到海外抢救流失文物,成本极高,不但是文物本身的价格,还要支付高额的佣金、保险、包装、运输等。对此,王亮深有体会,他还告诉记者,回流瓷器入关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他就曾有过多次在温州海关被拦下的经历。

2013年,王亮在丹麦等多国购入的6箱120多件中国瓷器在海关被扣,原因是其中大部分物品来自跳蚤市场和私人藏家,无法提供相关单据。王亮回忆,当时海关工作人员要求缴纳税金,否则便要退回始发地,但税金如何缴纳,又该缴纳多少,任谁也无法确定。为此,王亮据理力争:“假如你们认为这不是文物,那么这些东西就是几个杯碗瓶罐,根本值不了几个钱,若你们认为是文物,那如果你将之退回,若意外损坏,那就是在犯罪。”最后,海关收取了少量税费后放行。

将流落海外的国粹送上回家之路,早已在八年执着间,成为王亮心头宏愿。作为一名古玩藏家,王亮亦有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正如他在接受采访过程中时时提到的,“你可以拥有,但必须尽责”。


责任编辑:黄敬伟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4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