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以技术创新推动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

小陶陶 2018-10-15   守业者 瓷博士1748
845
0


近年来,大埔县大力支持陶瓷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主动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推动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此,我县出台《陶瓷产业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从建设陶艺研发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培养技术骨干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引导陶瓷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着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力促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桃源镇昌隆陶瓷厂的工人正在薄坯花瓶上作画。

    “这个茶杯就是我们釉下青花全釉薄胎陶瓷技术下的成果之一,主要特点是‘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广东昌隆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丘汉松向记者介绍说。茶入此杯,色显于瓷表,温润泽美,令人称叹。为传统陶瓷血脉注入“创新血液”,在大埔陶瓷行业,昌隆公司只是一个缩影。

    技术改革  以“新”扩产

    走进广东昌隆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陶瓷展览馆,各类陶瓷产品整齐摆放,琳琅满目,灯光下,薄胎瓷色如白玉,花纹青翠淡雅,令人不禁留步注目……“釉下青花全釉薄胎陶瓷技术是我们近几年的主要研发项目之一。”丘汉松说。

    据介绍,薄胎瓷制作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两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因为薄胎瓷制作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所以价格是普通陶瓷的2倍,购买也需要提前预订。”丘汉松说。

    早在2007年,昌隆公司便已成立青花陶瓷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三年后,该平台被梅州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陶瓷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公共培训、信息服务与设备共享。11年间,共性技术研发、青花陶瓷新产品开发、釉下青花全釉薄胎陶瓷等技术项目通过该平台接连产生,大大提升了产品科技含量,也为昌隆陶瓷带来了3千万元的平均年产值。

    昌隆青花陶瓷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的发展,是大埔陶瓷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目前,大埔县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1家,还专门成立了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12家单位组成的广东陶瓷(梅州高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些为大埔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力量。

    接下来,大埔县将逐步加快对传统陶瓷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如钧瓷、薄胎瓷、骨瓷、特种陶瓷等,重点抓好富源陶瓷、昌隆陶瓷、漳联陶瓷、特陶公司等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流程,窑炉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全力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陶瓷原料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原料研发步伐,进一步推进陶瓷原料生产专业化、标准化,提升原料质量,从而提高大埔陶瓷产品的品位和档次。

   完善机制  招才引智

    近年来,大埔县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积极完善引才机制,采取合作研究、高薪聘请、技术参与等多种形式,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为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据悉,为切实形成人才培养与招收机制,大埔县推行“四步走”计划:一是充分发挥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协会的职能作用,大力发展陶艺研发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积极组织陶瓷企业向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陶瓷专业院校招聘技术人才,力促陶瓷出精品、上档次、形品牌。二是组织陶瓷企业技术骨干及时选送到陶瓷院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培训深造,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发展和科学管理能力。三是每年从陶瓷产业新增税收中,拨出一定资金,专门用于陶瓷产业人才教育和培训;引导陶瓷企业将每年销售利润收入的1.5%提取陶瓷产业教育基金,全部用于陶瓷产业职工教育培训。四是积极牵线搭桥,引导陶瓷企业加强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嘉应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善于“借力”和“借脑”发展,把研发机构和研发项目延伸到高校和科研机构,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扩大成果  做强产业

    大埔县陶瓷产业在持续发展下硕果累累,产品荣获国家级、省级的金、银、铜奖达100多项,获奖企业有30多家。

    目前,全县有高陂陶瓷工业基地1个,陶瓷生产小区4个,陶瓷生产经营企业共有18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家。全县从事陶瓷产业人员1万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4人。产品主要有日用瓷、工艺瓷、青花瓷、紫砂陶、特种陶瓷等五大系列1万多个花色品种,远销欧美、中东及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全县陶瓷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税收1.09亿元。

        大埔县充分发挥陶瓷产业基础较好和高陂、光德、桃源陶瓷技术创新专业镇的优势,打造陶艺特色小城镇,将紧紧抓住广州海珠(大埔)产业园区享受省级产业转移政策,以“一园三区”为载体,按照彰显特色、打造龙头、品牌带动、区域合作、做强产业的原则,把握支撑点、找准切入点、突出着力点,做精日用工艺陶瓷,做优特种陶瓷,做好陶瓷关联产业,走综合发展路子,全力打造广东省重要陶瓷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加快实现百亿元陶瓷产业,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苏晓薇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4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