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陶瓷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高精尖实现逆势增长

小陶陶 2018-12-27   福建日报1638
894
0


以瓷立县,陶瓷是德化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命脉。

1980年到2017年,德化陶瓷产值从1785万元提升到228亿元,产业稳健发展。今年1—9月,德化陶瓷产业实现产值196.59亿元,同比增长17.1%。在经济增长面临压力时依然涨势喜人。


 
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采用的特种消音陶瓷。


靠什么打破僵局,逆势而上?连日来,《助创》记者走访德化发现,当地多家制瓷企业正利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它们中有的致力研发特种精密陶瓷,有的专注新型功能陶瓷,还有的则将发展目标锁定在3D打印陶瓷上。

脱离了传统加工制造模式,许多陶瓷企业相继走上科技创新之路,这或将成为陶瓷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特种陶瓷,新材料带来产业创新

12月初,德化县诗墩工业区,记者来到福杰陶瓷有限公司展厅内,琳琅满目的创新产品不禁让人眼前一亮:LED灯泡、防弹衣、假牙、开关、插座、缝纫针……与其他同类产品不同的是,这些产品的原材料竟是陶瓷。它们不仅款式新颖,造型也独具特色。

“这都是我公司这几年自主研发的特种陶瓷。”福杰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福文介绍,“公司研发的四大陶瓷新材料具有高导热、高硬度、高耐磨等特点,还能用于生物医用领域。”

在一款消音艺术陶瓷砖前,林福文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不久前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首演仪式上,这款陶瓷砖就派上了用场。“普通消音材料只要求密度每立方厘米3.5克,但这款密度每立方厘米高达3.9克。我们选用高氧化铝含量的德化瓷土,采取先进的坯体成型工艺生产。它的表面强度大、密度高,用在音乐厅、歌剧院等场所,能较好地吸收噪音、抗回音、产生折射,适合高要求的声学设计。”

“科技与陶瓷的碰撞,音效好得出奇。”林福文表示,根据音效测试结果,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可与国家大剧院、维也纳歌剧院相媲美。

科技研发,不仅产出好产品,也帮助林福文迅速打开了新的陶瓷市场。“目前我们的订单正不断飞来,涉及电子、医疗、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区。”林福文说,这两年陶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加上电商的冲击,利润不断被压缩,如果继续走老路子,只能坐以待毙。

不日新者必日退。强烈的忧患意识,让福杰自2009年始,就开始和福州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海西分院合作,致力于特种精密陶瓷和功能陶瓷的研发和应用。林福文介绍,公司已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费用,拥有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他表示,公司目前实现1500多万元产值只需使用20多名工人,而生产同样产值的普通陶瓷则需120多名工人。

日用陶瓷,用科技改变生活

在陶瓷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福杰公司依靠功能性陶瓷材料的研发找到了新的发展之道。同样在诗墩工业区内,与福杰不同,福建华夏金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利用一口金刚煲实现了日用陶瓷的转型升级。

记者来到华夏金刚六楼的加工厂时,工人们正在各个生产线上,以手工加半自动器械操作,进行着泥料加工、压坯、素烧、上釉等工作,现场一片忙碌,却又紧张有序。

“每天要出厂一万个金刚煲。刚刚招录了一批工人,还是不够用。”据项目运营总监赖俊杰介绍,华夏公司创立之初,以生产古建筑艺术陶瓷为主,制陶技艺在这个过程中日臻成熟。然而,严峻的市场,倒逼他们走差异化竞争之路。经过数年研发,华夏首创以锂辉石为关键原料的陶瓷煲,并命名为“金刚煲”。

“这种陶瓷煲,温度很高时往上面泼凉水都没关系,不仅如此,由于底部受热均匀,它的导热性与保温性都很好。”赖俊杰说,一般的砂锅不耐热,而这款新品的耐热度高达800摄氏度,领先于其他同类型产品。

酒香不怕巷子深。尽管没有打广告,华夏金刚却吸引了诸如“真功夫”等品牌公司的青睐。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届国宝云龙谷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该公司生产的一款陶瓷煲大出风头。这款陶瓷煲高92厘米,直径97厘米,重达100公斤,容量300升,可烹煮1000人同时享用的美食。目前,它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市场有需求,定位还需精准。“针对不同群众需求,我们设计了不同功能和容量的百余个品类。”赖俊杰说,他明年准备引进全自动成型线、全自动上釉线,并新建100多亩厂房,以满足日益增加的生产需求。

3D打印,向智能制造前进

在工业园内,记者还见到了一种特殊的工艺:3D打印陶瓷,让瓷土一次成型和微波极速烘干。据了解,该工艺从湖南源创高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引进,能使陶瓷打样从7天缩短至1天。

每年春秋季,德化陶瓷业进入旺季,大量圣诞节的订单正在涌入,接单后,第一步就是要制作样品让对方确认。在以往,这样的工序需要人工雕刻泥塑,反复修改,大约需要一周时间。而如今,按照原先的设计思路,用三维体现出来,然后再进行3D打样,几个小时就能完成。

“精准度还比原先高,因为手工制作存在偏差。现在,大概也就半天的时间,最多不超过十小时。”顺美集团是当地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大型陶瓷企业,公司产品经理郑晟亮告诉记者,得益于3D打印技术的推广,公司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出口规模正稳步提升。

“3D打印陶瓷,可以广泛应用于陶瓷样品开发,以及私人订制产品的制作。”工业园区负责人吴孝碧说,为更好地服务陶瓷企业,公司将和湖南源创高科进行进一步深度合作,促成对方来德化建3D打印工厂。

德化县科技局局长赖佳忠介绍,去年“福建省陶瓷行业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作为德化县政府2017年重点引进项目,平台着力借助三维数字化(3D打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陶瓷制品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工艺、供应链条等环节。

科技创新,是陶瓷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企业在发力,德化政府部门也出台系列政策予以助力。近3年,德化县共有友盛、真泰尔等16家企业配备自动化滚压成型生产线、加热滚压成型机等设备34台(套),获市、县购置陶瓷机械加工设备奖励资金1358.93万元。今年,德化加大扶持力度,开展陶瓷产业跨越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出台了《关于推动陶瓷产业跨越发展若干措施》,共10个方面45条扶持措施。

全国陶瓷出口萎缩,德化却逆势增长。“我们的陶瓷产业出口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去年德化实现陶瓷产值228亿元,其中陶瓷科技创新功不可没。”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说,接下来德化将围绕打造500亿量级陶瓷产业,构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入库。(福建日报记者 程枝文 游笑春 通讯员 李宏图 许华森 文/图)


责任编辑:黄敬伟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4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