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中不一样的山水

小陶陶 2019-06-01   113
0
0

中国国土辽阔,风景壮美,山水如同一幅画,又像一首诗。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俯瞰足下,白云弥漫,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似朵朵芙蓉出水。山虽无言,然非无声。中国山水文化的发生是从人类发现自然美的那一天开始的,人们在众多自然审美活动中,畅其精神,激其心志,以至于发至于笔墨,成为山水画、山水诗词等,形成具有宗教、审美、科学等多重价值的中国山水文化。


景德镇陶瓷餐具套装开光山水56头餐具

青花瓷,是我国著名的陶瓷精品,是中国主流陶瓷之一,自古就远销海外,受到各国敬仰,纷纷来中原学习制作青花瓷的技艺。青花瓷是一种釉下瓷,制作方法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瓷早在唐宋时期就出现了,但是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并没有发展起来。而是到了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发展迅猛,元青花瓷的坯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元代的青花瓷具有画风随意,胎质厚重,层次多等特点。元青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只看元青花瓷片,是有气孔有断层,甚至在釉子表面有气孔造成的一些粽眼和针孔。明代永宣时期的青花瓷质量有了极大提高,虽然偶尔也有气泡和针孔,但是比元青花好多了,风格还是延续元的粗犷随意风格,到了成弘时期青花就变得柔弱一些,其时代特征也非常明显,比如当时龙纹虽然也是五爪龙,但是它的爪子非常的纤细细弱,龙身也变得更加的细长,相对来说非常软弱。这个时候的青花也变得比较淡雅,整个的风格是以淡雅为主,小件器居多。大件变得少了,然后整个的画风也变得柔弱一些。明代的青花在成化还是有一个非常细腻的特征,其价值在市场上面是非常非常高的,但是我认为永宣的青花是青花达到的一个高峰。清康熙也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高潮,康熙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窑烧制,尽管体积较大,但极少变形,风格挺拔向上,粗犷豪放,制作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有奇妙的自然风光,画家们自然按捺不住手中的画笔,山水画这一画种应运而生。山水画,禀承着自然的精华,天地的秀气,作为国画几大分科之一,以描写山川流水为主。它的历史十分悠久,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年,早在战国以前就已经出现,但是那算不上独立山水画种,只是在背景中出现。其在南北朝时期处于萌始的初级阶段,而在魏晋之前是以人物画的附属形式存在的。虽然有宗炳、王微等专门山水画家,山水仍多为人物衬景出现,带有稚拙的痕迹。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顾恺之是当时唯一有画迹传世的画家,又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著有画论的理论家,因而推至“苍生以来,未之有也”的极高地位,代表顾恺之绘画最高成就的是《洛神赋图》,这是一幅人物与山水合一的梦幻题材。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兴起有很多原因,一个原因是文人个体意识觉醒。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绘画艺术的提高。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另一个原因是动乱的环境和分崩离析的政权,统治者无暇顾及其他,使得各种思想的出现和传播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在社会和现实极为动荡、人文思想和艺术表达极为活跃的情形下,山水画以其独特的变现方式回应了这一特殊的历史现实,而成为中国人文史上一个很有意味的现象。正如宗白华先生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史上政治最动荡,社会最痛苦的时代,却是精神最自由,极其智慧、极其浓郁热情的时代。但是根本上的原因是玄学和老庄思想的兴起。该思想使得人们更加重视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艺术审美对象发生转变,这直接促进了山水画的兴起。

隋唐时期,有几大山水画家基本连接了山水画发展史的主脉。著名的有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和王洽。展子虔善画设色山水,是渤海人,他的人物、山水、界画和车马无不精湛,尤长人物山水。代表作品《游春图卷》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李思训善画金碧山水,明代董其昌推其为山水画“北宗”之祖。其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王维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诗人,可他在音乐和绘画方面都很有造诣。他善于画水墨山水,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王洽擅画松石山水,号称“王泼墨”。他早年曾随郑虔学画,后来又师法项容。郑、项都是善于用墨的大师,对他的泼墨作画有直接影响,水墨山水画自吴道子、王维始,再经过项容大胆用墨,发展到王洽的大泼墨,使画家的精神在画上的表现完全不局限于技巧了,这对画史有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也来举几个例子吧。董源,五代时期钟陵人,是南唐伟大的山水画家,题材取自江南丘陵江湖景色,水墨和着色并用,画面苍润、清淡、幽雅,表现出风雨晦明、四时朝暮的变化。代表作品《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袖骄民图》等。赵干,江宁人,南唐后主李煜时为画院学生。善画山水林木,长于布景,多作江南景物,其代表作品《江行初雪图》。范宽,北宋山水画家,生性宽厚、豁达大度,故有范“宽”之称。他画山水初学荆浩、关仝,受李成影响更大,浮想大自然之奇胜,致力于情景合一的构思酝酿,终于创造出了具有独特形式风格的山水画。代表作品《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等。米芾,宋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为人狂怪,时人称其为“米颠”。他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的江南山水,特别创造了一种浓淡枯湿横点、积点成山的山水画技法,后世称之为“米点山水”,其画风开创了文人画山水的新局面。代表作品《珊瑚笔架图》等。这时主要有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两派,南北竞辉,山水画发展达到高峰。

元代山水画有意识地向写意风格靠近,注重神韵与意境,开创了新画风。这时也孕育了一批较为著名山水画家:①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官至大中大夫,刑部尚书。工墨竹,亦擅画山水。初学米芾父子水墨画法,后取法李成、董源、巨然之长,自创一体。代表作品《春云晓霭图》、《云横秀岭图》、《墨竹坡石图》、《秋山暮霭图》等。②钱选,字舜举,霅川人。南宋景定乡贡进士,入元后不仕,以书画终其身。山水师赵令穰,在花鸟画从工丽向清淡转变过程中,自创一体,具有很大影响。代表作品《八花图》、《花鸟图》、《浮玉山居图》、《山居图》、《秋江待渡图》等。③黄公望,平江常熟(今属江苏)人。善画山水,继承董源、巨然画法而有所创新。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与吴镇、王蒙、倪瓒并称为“元四家”。但是随着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山水画走向了没落。以祖国大好河山为表现题材的青花山水画,是陶瓷艺术工作者以名胜风景和乡村田野的自然景观为主题创作的,表现出大自然中的美妙景色。

青花山水吸取国画技法,把民间青花的笔墨技巧与官窑青花的高档材质相结合,根据器型特点,结合当代审美情趣,采用多种绘制形式,形成青花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要创作精美的青花山水画,必须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对自然山水的精心观察,深入理解。


责任编辑:苏晓薇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4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