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绘画

小陶陶 2019-06-20   177
0
0

景德镇是驰名天下的瓷都,其瓷上绘画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元代青花画雄浑壮美,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明清瓷上绘画繁荣发展,百花齐放,绚丽斑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鸦片战争以后,瓷艺仿古之风和艳俗之气大盛,但仍有一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回归艺术的本真,推陈出新,使传统瓷画艺术重换生机,成功转型。


手绘名人名作花瓶 周华兰作品

近代陶瓷绘画:明国时期瓷器生产,不伦从数量和质量都不如从前了。总的看来,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陶瓷工艺也同其它经济,文化事业一样,随同国势之日衰,而渐渐走向下坡。所以在瓷器生产方面,不但没有什么发展和创新,反而日益萧条。在明国初期,严世凯称帝,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镇建立了御窑厂,派郭世五监督窑务,他本人是传统瓷器爱好者,但因为时间短,烧制数量不多。这个时期由于选料精细,瓷器胎骨很薄。当时烧制水彩和软彩瓷器,有的落“洪武年制”或“洪武御制”兰料和红料款,明国时期,除了生产日用陶瓷外,还出现了大量仿古怪器。当时仿古瓷器,风行全国。这个时期仿古瓷器的特点,是数量多,范围广,不仅有仿制历代民窑陶瓷,还有民国后期仿前期的瓷器。常见的仿制古瓷器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元时期官,汝,钧,哥,定五大民窑瓷器。仿明清瓷器及民国后期仿前期瓷器。

民国时期,瓷器胎骨较粗,民窑产品较多,如与历代瓷器相比较,差距很大。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釉面上出现气泡和脱釉现象。青花瓷器颜色晕暗发兰,俗称洋兰。洋兰是光绪末期出现的并延续到民国,这时民窑青花瓷器大部分施用洋兰。绘画精细的渐少,草率的增多,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一种瓷器彩色,此种彩色不含粉质,具有彩料薄,玻璃质釉的特征,如民窑生产的日用陶瓷,帽筒,壶,碗,杯,罐等。装饰图案也由过去的山水,人物,花卉图案,演变为一面是绘画,一面是诗词文字装饰。多数为 江西景德镇,天津,唐山等瓷厂烧制。其中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全彩(双面彩绘的)较好。


责任编辑:苏晓薇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