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陶瓷画家董建国:手绘"无痕画"挑战照片般的逼真

小陶陶 2018-09-19   中华陶瓷网3171
1296
0

图为董建国在陶博会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第二十一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上,一个不大的展位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绘在陶瓷上的画,看上去栩栩如生,摸上去平滑如镜,“真逼真,这画简直像相机拍的一样!”大家不禁啧啧称奇。这些展品的作者是我市陶瓷画家董建国,他研究创作的“无痕画”堪称陶瓷绘画史上的一次突破。

     为消灭笔痕“中了魔”

     1942年,董建国出生于唐山郊区,从小就受到酷爱艺术的父亲影响,学着扎花、剪纸、习笔涂画。那时,他就产生了一个天马行空的幻想:如果人们画的画能跟真的一样,没有笔痕那该多好!

      董建国22岁时,来到唐山一家广告社从事美术设计,开始接触陶瓷画。他十分推崇我国古老的陶瓷艺术,有了实践的机会之后,就开始了消灭绘画笔痕的尝试。

     画国画需要宣纸,为的是达到水墨色彩洇晕的境界。然而,在光洁润滑而又坚硬致密的瓷面上作画,很难达到这种晕染的效果。面对瓷面和宣纸的差异,董建国细心琢磨,反复尝试。为了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当时在煤建公司工作的他,主动要求到保卫科工作,这样可以利用白天的时间绘画。

      画陶瓷画成本高,失败次数也很多。董建国在每个月挣30元钱的年代,就省下买家当的钱,换成成筐的白胎瓷蛋、瓷盘。面对成堆的废盘,妻子也没少数落他:“他中魔了,画废的盘子连盛菜也不行。”

     犹如水墨画般洇晕动人

     然而,董建国从未想过放弃。要想画得逼真首先要细致入微地观察,他一有时间就走近大自然,感知万物的灵性。一次为了完成一幅《知了赞夏》瓷画,他在郊外足足观察了3个多小时,引得围观者指指点点,认为他是个怪人,他却风趣地调侃自己是“动物学专家”。

     回到家中,他多次配料绘制,但仍未出现想象中的“无痕”效果,以至于几夜不安,常常睡下又起,惊得家人以为他得了“梦游症”。不甘心的他,又大胆进行配料实验,请名家指点,技艺得到了不断提升。

      1989年的一天,董建国将画好图案的白瓷胎送到窑炉中。炉火熊熊,他静静地守在一旁。

      出炉了,余温未退,董建国便将他倾注心血的艺术品迫不及待地捧在手里,左看看,右瞧瞧,心中产生了一丝喜悦:这次不错,图案犹如水墨画一 样,质感动人,栩栩如生。

      瓷厂的师傅们惊呆了,董建国激动了。他试着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唐山市区一家文物商店,卖得出奇好。

      陶瓷史上的一次革命

      历史上,北魏统治的中原地区在南方制陶工艺的影响下,成功烧制了青瓷,并创烧了白瓷,白瓷的出现为各种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几百年来,瓷面的绘画却没有太大变化:一是釉上青花,一是釉上五彩。前者明亮光滑色调单一;后者五彩缤纷却稍显粗糙,笔痕突出。如何集二者之优点于一身,是艺术家和工匠们一直探索的课题。

     董建国的“无痕画”采取釉上绘制,烧成后是釉下效果,解决了多少代人尝试为清除笔痕而用尽“吹、喷、贴花”等各种办法而仍不尽如人意的难题。唐山陶瓷研究所总工程师班柯称:“董建国的釉下画是陶瓷史上的一次革命。”他的作品不仅受到了国人的欢迎,还在美国等国家进行了展出,令国际陶瓷界专家都感到惊讶。

     把“明”字理解为自知之明

     群虾悠然嬉戏、苍鹰傲岸岩巅,无论是细长的虾须,还是毛茸茸的鹰羽,都像要从画面中凸现出来,让人忍不住触摸。记者在采访中,端详着董建国画的瓷盘、瓷瓶,为这神奇的绝活儿所折服。最令人称绝的是,鹰身后的一片远山,在云腾雾绕间若隐若现,渐渐没入瓷胎本色,深远悠长的意境令人沉思。

      董建国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他几十年来艰苦地付出,老年斑代替了青春痘,圆酒窝变成了两道沟,青丝已成白发,皱纹爬上额头……为了瓷面“无痕画”的创作,他早已透支了自己的身心。

      董建国的名气越来越大,被媒体誉为“华夏之星”。谈及这一称号,他告诉记者:“我真是受宠若惊,夜不能寐,常听说歌星、影星,还没听说画画能成星的。不过,我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当人们看到你身上的光时,其实是太阳照射的反光,新星本身并不发光,伟大的人民群众才是光辉的太阳,想要是颗真正的明星,就要真心把‘明’字理解为自知之明。”

 





责任编辑:苏晓薇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4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