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为什么陶瓷可以呈现各种美丽的颜色

小陶陶 2018-10-29   科普中国1510
1214
0

在博物馆里,你一定见过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陶瓷。可是,你知道为什么陶瓷可以呈现各种美丽的颜色吗?

我们日常用的瓷碗和瓷碟表面都有一层光滑的玻璃质,叫做釉,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以各种矿物原料(高岭土、滑石、石英、长石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研磨可以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虽然釉层的厚度只有0.1厘米左右,但经过窑火焙烧后,会紧紧附着在瓷胎上。由此不仅可增加陶瓷制品的强度、硬度、耐热性、耐磨性、耐腐蚀性能,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擦洗、不易被尘土侵蚀等优点。从微观结构层面看,釉是一种带有少量气泡和石英颗粒的玻璃态物质高温冷却后析出的晶体,具有与玻璃态物质相似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例如耐腐蚀、平滑等。

陶瓷因其细腻光滑的釉面以及它丰富美丽的色彩为人们所喜爱,那么,陶瓷的色彩为什么能美丽多变呢?这是因为它们以铁(氧化铁)作为主要呈色剂的原因。铁金属氧化物分布极为普遍,粘土中几乎都会含有一定的铁氧化物。釉原料中也含有一定的铁氧化物,釉中铁含量的多寡,能直接影响釉的呈色。此外,不同的烧成气氛也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效果。

例如,青釉中铁的含量一般在1%至2.5%之间,铁的含量如果降低,颜色就会变淡,当降至0.75%以下时就能得到白釉,超过5%时颜色就会发黑,达到8%时就会生成黑釉。

在陶瓷釉料品种中,红釉必须采用的着色剂是铜化物,铜化物包括铜的氧化物及其他金属盐类。铜红釉呈色主要源于其着色剂氧化亚铜,也有理论认为铜红釉成色来自铜的溶胶体物质的作用。

其实,每种釉色有不同的色差,并各成体系,成为一道道风景。如红釉之霁红、钧红、珊瑚红、盖血红;青釉之龙泉、豆青、影青、天青、粉青;蓝釉之孔雀蓝、霁蓝、天蓝;黄釉之柠檬黄、米黄等。


责任编辑:黄敬伟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