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论坛嘉宾分享摘录

小陶陶 2019-06-26   1211
1019
0

      

      6月24日,“中国白”再出发——2019“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论坛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举行。来自法国、美国、中国的艺术家、学者在论坛上分享交流。


白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主任、教授)

陶瓷是艺术中的“百科全书”,因为陶瓷是实用艺术、设计艺术、装饰艺术;同时,陶瓷又是绘画艺术、塑造艺术,更属于生活中的艺术。

艺术是在求异中获得生机的。今天科技的发展已经能让模仿做到极致,当人们看到这样的仿制品时也会觉得神奇。但越是当高科技进入到陶瓷作品中时,我们作为艺术家个体对作品的感知、自身的表达以及对精品的追求也将更显珍贵。

如果我们只是单一把作品做得像何朝宗或者像某个大师,以此来彰显对传统的依赖、追随,那就陷入到传统带给我们的虚荣中。何朝宗之所以成为一代宗师,恰恰是因为他之前的德化没有出像何朝宗那样的大师。自从他出现了,基本上成明代德化白瓷创作上的集大成者。所以对待传统,应该回到传统发生的时间,那就是创新。

我们今天所有的困境、希望、机会、转折,都是由于我们过去的辉煌、强大的审美、以及了不起的传承的师承关系(师傅带徒弟)。所有的创造,都不应以替代已有和别的审美方式为目的。在艺术表现的路上,世界各国艺术家都在以不向的方式与作品相向而行。

我希望,今天越是处于传统文化中的年轻人,更应该越过传统的表象了解我们五千年文明不断流最核心的价值。那就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的,以他们的聪明才智越过前朝人给他们的束缚,向着更新的未来,贡献自己才智的传统。

朱迪思·施瓦茨 (纽约大学教授、博士)

我去过世界上很多个国家,在中国江西景德镇也待过很长一段时间,但没有到过德化。德化拥有灿烂悠久的陶瓷历史,这次有幸能亲临现场、亲眼所见,让我既兴奋又十分震撼。

在这里,我看到了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陶瓷产品和艺术品,有的薄如纸张,有的小到能放进试管存放,有的又大到像一面墙壁,拥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德化产的瓷土材质很好,可塑性很强,做出来的陶瓷成品温润如玉,令我印象深刻。看到这里的陶瓷产业发展这么好,有众多能人工匠投身其中,也为当地人感到幸运和振奋。

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通过特定材料来创作,能开发陶艺创作者的潜力,带来技术上的突破,这个做法非常好。

此次德化之行也促使我思考,作为艺术家在创作时应该做什么?我认为,艺术家在创作时,一定要有超越技能之外的展示。艺术家的想法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时要让人能通过作品听到他的心声,帮助人们去认识和思考人生。而这次大赛评选出的这些作品成功地表现这一点。

未来,我希望这一活动能邀请更多资历深的艺术家来驻地创作,加强交流,深入探索,让更多艺术家拥抱陶瓷这一艺术材料。

克里斯蒂娜·清水 (法国赛努齐博物馆前馆长、法国博物馆遗产总监)

德化是陶瓷艺术的殿堂。在欧洲,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白”,但并没有多少人能像我这样,来到“中国白”的故乡德化,与这里的工匠们互相交流,亲眼见证艺术品的创作与诞生过程,亲身感受德化陶瓷的魅力。

德化陶瓷的品质一流,制瓷工艺对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持续至今。德化陶瓷艺术品既丰富多元,又独具这里的特色,工匠们所创作出来的艺术珍品被世界上不少顶级博物馆珍藏,并向不同国家的人们展示。

我们知道要能够打破既定的模式和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很困难的,就像打破我们的边界。如今对德化来说,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用新的形态或形式来发展陶瓷艺术?

我认为,首先,可以在传统的制瓷技艺基础上,利用优良的材质及现代的表现手法,在创作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其次,德化要创新发展要有自己特色的陶瓷文化,让陶瓷艺术品成为展示文化的载体,打破既定思维模式,在创作上推陈出新,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进行更多的探索,成为陶瓷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杨学太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用一种新的思维来建构德化陶瓷产业新秩序,共享是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新秩序。德化化陶瓷3200家企业,整体产业规模不小,但企业规模都偏小,且分散,每一家都去做品牌、去组建设计团队不现实,因此,打造共享平台赋能小企业、小工作室是关键。

当前,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德化应该摆脱边界与束缚,以跳出德化做陶瓷,跳出设计做陶瓷,跳出当下做陶瓷、跳出陶瓷做陶瓷的思维,以面向未来的前瞻视野,打破固有规则、范畴和边界,做陶瓷价值“加法”, 做大“朋友圈”,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万物互联、大数据开始从概念走向实践,未来陶瓷趋向将:1.定制化,社交化的出现让消费走向个性化,消费者需要的内心化、多样性、独特性产品;2.智能化,万物互联开启智慧新图景,无论是消费端还是商品端,智能化已然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陶瓷也不例外;3.圈层化,消费升级,消费分级,大众消失、圈层出现,消费者的圈层化更加明显、圈层“规模”越来越小,,每个人都活在不同的圈层中。这时候“市场”实际已经不存在了4.艺术消费,66.72%的受访95后会经常参与更看重对文化、艺术喜好的体验与分享;5.服务化,产品的使用频次很低不只是一次性的交易模式,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等。

责任编辑:黄敬伟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