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试,他的加彩佛像令人眼前一亮

小陶陶 2022-03-10 11:09:26   1225
1078
0
文章摘要:周崇枢的观音有自己的特色,是那种看一眼就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德化名瓷传承展

第一次见到周崇枢是在“艺耀东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德化名瓷传承展上,这是一场师徒联展,周崇枢作为赖礼同大师的弟子,参与了此次联展。他带去的加彩雕塑作品《善现观音》,在众多白瓷作品中,显得格外抢眼。

▪周崇枢《善现观音》

周崇枢的观音有自己的特色,是那种看一眼就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的观音手持净瓶,面相四方,慈眉善目端坐于莲花宝座上。红与黄交织在一起的清雅色系搭配,纯手工绘制的莲花点缀于衣裳,描金的璎珞上镶嵌着钻石,尽显雍容华贵。而立体的莲花座与海浪设计,特别是垂落于莲花座上的衣裳,隐约可见花瓣的纹理,让作品更显完美。

也正是这件作品,激起了笔者对周崇枢作品的兴趣。2021年底,在周崇枢的邀请下,笔者第一次来到了周崇枢的工作室,深入了解了周崇枢的瓷彩世界。

▪周崇枢

1997年,初中毕业的周崇枢就到德化博古陶瓷研究所,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学习传统雕塑工艺,担任开发部员工,学习各种观音、弥勒、仕女、佛像、吉祥物等塑像的创作。他还先后进修于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设计专业、清华大学陶瓷艺术设计系陶瓷雕塑专业。2016年,周崇枢开始独当一面,成立了泉州市添好运陶瓷有限公司,专注从事佛教人物塑像的研发与生产。

但如何在德化走出一条特色道路,打造专属品牌,周崇枢思索了良久。“白瓷在德化很普遍,佛教类的白瓷塑像也很多,我想改变大众对德化的看法,德化不止有白瓷,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陶瓷作品。”周崇枢说道。

于是,他决定从事加彩陶瓷创作,在白瓷雕塑的基础上加以彩绘装饰,并且跳脱出德化雕塑风格,吸取东北区域、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佛教风格,走出一条专属自己的瓷彩道路。他还成立了“德画彩”品牌,以“画”谐音“化”,既衬托地域的特性,也衬托了品牌的内涵。

周崇枢的佛教作品主要以现代轻奢家居风格为主,庄严又不失亲和,现代又不失古雅。颜色使用大胆,黄、红、绿、蓝、橙、紫等色系的应用打破了传统佛像的视觉审美,用色浓淡相兼,既不艳丽,也不清淡。周崇枢介绍道:“作品都是采用进口的高温矿物彩颜料,在绘制之前需要进行颜色调配,每上一道色就需要进窑烧制一次,才能进入下一道颜色的绘制,一件成品需要历经4-5次的烧制。”

不过,在德化从事高温矿物彩装饰的人不在少数,周崇枢的作品想要脱颖而出,需要另辟蹊径,走别人未走过的路,才能触动更多观赏者的内心。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为每件佛像的眼睛进行加彩,增添更多的异域风情。“一开始我们也担心市场不接受,但是通过我们这几年的推广,眼睛反而成了我们的特色,深受信众的认可。”而以蓝色系为主的眼眸加彩,需叠加六种颜色,才能造就这栩栩如生的眼神。

除了眼神的点睛之笔外,周崇枢还不惜成本的为每一件佛像的璎珞镶嵌上钻石。“菩萨还可以带钻吗?”笔者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一开始我也觉得有点大胆,但只要我们迈出第一步,市场上有了这样的作品之后,大众只要有见过之后,就能触发他们的视觉,他们就会慢慢接受,慢慢引起其他人跟着我们走。”周崇枢解释道。

事实也证明,周崇枢的大胆创新是正确的,他的佛像作品深受市场的认可。在厦门的佛事展上,有客户曾这样评价周崇枢的作品“你的观音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这对周崇枢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更加坚定了他的创作方向。

“市面上没有见过的,不代表我们就不能做。”周崇枢强调道。从2016年从事加彩创作以来,周崇枢就始终抱着敢想、敢试的心态投入创作,努力为自己开辟一个新的创作方向。他传承创新,在中与西,古与今之间吸取精华,大胆融合,为大众带来了多元的佛像色彩,也为德化陶瓷文化带来更多可能。

更多作品展示











责任编辑:陈美珠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