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成雄:以瓷代墨,“中国白”里的汉字有温度

-
小陶陶
2021-06-04 16:50:21 瓷都德化1255
8250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彭成雄:
汉字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国骄傲的一个国粹,也是我们的国宝文化,我是想着汉字除了书法艺术之外,它有没有另外的一些可能,所以我就尝试着用汉字来创作陶瓷的造型。
我首先先拿12个汉字,就十二生肖这12个字,做了一组十二生肖这个题材,那一下子就有十二生肖一套套系的作品。那如果破百的话,我在想如果就用百家姓这个题材来创作一套作品很容易引起共鸣。
我的梦想是能够达到一万(个)汉字,3D的好处是只要涉及一套的数据,我们可以达到以后要大小号都可以随意的去打印。那我们泥巴传统的就没办法,你做一个尺寸它只能就是一个尺寸。所以3D打印对我来说就是实现梦想会快得非常多,因为要冲破1万个汉字。所以如果基本笔画确定了以后,我可以说来组装,来调整,这样速度更快。
做这一块的时候确实是破釜沉舟了,因为这一块设计需要投入的时间实在是太浩大了。起初我是一直在肯定自己的同时又在否定自己。其实如果单单要组造设计一个型,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这个型还要产生美感,对我们的挑战其实是很大的。像我之前就是一直做的时候,会发现经常被打到解放前。我设计到几十个字的时候发现,前面跟现在这个时候设计的不一样,就发现了新大陆的这种感觉,就把之前的否定掉,又回到原点去把之前的拉出来重新改。那有的时候到一百多个的时候,也要回到之前的那个原点。最恐怖的那一次是,已经设计了一千多个字型出来存在电脑成为数据源,后来发现了很多的布局排列不对不够好,那就重新拿出来调整改造,把那一千多个旧版的全部删除掉。所以说这个难度的话就是说,一直在突破的时候刷新自己。
“山”字我是最有感触的。它其实就是很简单的笔画,但是我设计这个“山”字设计得最久。因为开始的话被它“山”原来的字型的笔画限制住。我做的时候就是跟着它笔画走,整个偏细,就是它这个气势,它的永学文的这种符号感,它的Q萌感一直上不来,就一直不满意。从设计到现在呈现出来这个造型的“山”字,就花了两年的时间,终于得到了现在相对满意的一个造型。
我这个作品取意也不是那么直白,它有一种让人想象的空间在里面。首先如果我没有提示这个是什么字的时候,观赏者他看到这个造型以后,他脑子里会折射出,他自己的一个世界的一个故事出来,但是如果一旦说这个是某一个字的时候,每个笔画都在里面,他会有一种恍然大悟。
很多作品就很忌讳说做得大同小异,这是艺术很忌讳的一点。那我这个作品它就是达到了大同却大异,它用的就是一些标点符号的元素。美观造型其实都非常的接近,但是它表达的每一个艺术完全截然不同,就像一个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
我的这个商标注册叫永学堂,代表我的梦想就是永远学习,把自己永远当成是一名学生。艺无止境,永学不止。对于我来说,这1万个字完成,首先它是难度非常大,挑战也是非常大的。完成的时候它只是一个阶段性,我们可以不断地去修改去完善。有些事情就带着很多的未知,或者带着很多的惊喜的时候,我们去怀着一种探索去征服,这种感觉是一种攀登或者是一种探险挑战,觉得这种更有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这个存在。
责任编辑:陈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