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白”|德化白瓷的瓷土特性、生产制作及其它——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德化白瓷(三)

小陶陶 2023-04-12 15:49:51   1920
862
0
文章摘要:据我们所知,在诸多外国人有关中国白-德化瓷的著作中,涉及“中国白”审美分析、制作技术及历史的记述较多。

(翻译:德化窑遗产文化研究院 孙延燕)

编者按:

由英国生物化学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牵头撰写的多卷本外文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一书,内容涉及中国哲学、历史、科学、数、理、化等诸多领域,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其中,有专门章节对德化白瓷进行描述。

众所周知,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历史上,获得了“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多种美称。

据我们所知,在诸多外国人有关中国白-德化瓷的著作中,涉及“中国白”审美分析、制作技术及历史的记述较多。而关于白瓷瓷土特性等“理化成分”较少有深入的描述。本期将刊载相关翻译文章,以期为持续开展“中国白”古陶瓷文化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Tehua Porcelain Clay, Glaze, Production and Others

德化白瓷的瓷土特性、生产制作及其它——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德化白瓷(三)

德化陶瓷的生产制作

德化历史,大部分时间采用不含大量高岭土的瓷石,而且原材料变化很小,大部分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几个世纪过去,瓷器变得更白更透明。德化瓷器烧制质量的提高可能是以牺牲可塑性为代价的,因为德化陶工采用了越来越少的高岭土化的瓷石(表49)。

1.jpg

德化历史上,原材料的两个技术特征最为突出,即铁含量异常低和氧化钾含量异常高。前者解释了德化陶瓷非凡的白度,后者解释了其半透明性。这些特征在早期的器皿中很明显,而且从15世纪开始,它们变得越来越重要。明清后期,德化陶瓷品质可以与乳色玻璃或半透明白色大理石相媲美,釉料与粘土的显著结合,给人一种单一半透明材料的错觉,而不是表面单独上釉的白色瓷器。

形成这种不同寻常的半透明度的德化瓷,其氧化钾含量(达6.8%),以至于无法用钾云母单独来解释,而是代表了原岩中另一种钾元素来源的存在,例如钾长石。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德化瓷并非长石性瓷器,其长石含量次于水云母含量。在烧成过程中,水云母作为瓷器的主要熔剂,同时也是瓷土可塑性的主要来源。

责任编辑:陈美珠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4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