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和创播推广两个经验抢占陶瓷发展新高地

小陶陶 2018-11-05   德化网1679
928
0

中国茶具城展厅茶具琳琅满目

德化以瓷立县,陶瓷业是德化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目前县城陶瓷企业占全县比重达90%;现有陶瓷从业人员10多万人,占全县人口1/3,陶瓷企业2600多家,去年的陶瓷产值达228亿元,而在1978年,德化仅有数十家陶瓷企业,陶瓷产值才1268万元,只是现在的一个零头。

改革开放以来,德化陶瓷产业先后通过窑炉革命、企业改制、外贸转型等实现了变革升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围绕好的资源怎么做出好的产品,好产品怎么赢得好市场这两大问题,总结提炼出“两传”发展思路,即传承创新与传播推广,德化县委、县政府持续发力,出招谋变,带领德化陶瓷产业闯出一片新天地。从1268万到228亿,这两个非常悬殊的数字,见证了德化改革开放40年来陶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林婉清 王双季

传承创新: 新工艺抢占市场

德化陶瓷制作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千百年来,德化的制瓷业在一代代新老瓷艺人的手中被传承、保护并创新着。

陈明良出生于陶瓷世家,从小跟父亲学习德化日用瓷的烧造技艺,16岁开始学习雕塑。收藏古瓷,是陈明良最重要的爱好,“每次创作没有思路,鉴赏收藏的古瓷就成了我的‘良药’。”陈明良说。通过对古瓷的收藏研究,他再现了“象牙白”“玉白”“猪油白”“葱根白”“孩儿红”等明代以来出现的釉色,加上惟妙惟肖的刻画雕塑,作品几近完美无瑕。“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在陶瓷创作中,陈明良一直秉承“以古为师,不断学习再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的理念。2017年9月,他采用传统技法手拉坯成型,堆贴工艺,古法新作,创作的作品《日光》,入选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国礼的最高荣誉。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在进行传统雕塑创作

“真正的创造,并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谋求健康发展,使传统得到活用。”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和许瑞峰的陶瓷艺术新秀林吉祥,沉潜传统,充分吸收传统陶瓷艺术的精髓和养分后,推陈出新,在造型、饰物、神态等方面,根据自己明确的艺术追求来创作,形成自己的风格,在陶瓷界闯出了一定的名气。他认为,“走得进,还要出得来”,只有从那种既定的模式中走出来,把握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精神内涵,主动地去认识传统,吸收传统,超越传统,才能再造属于当代的‘新传统’。”

在德化,类似的陶瓷艺术家不在少数。近年来,为促进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德化县启动了百名省级以上陶艺大师培育工程,建设青年大师新秀园,实施“名师带徒”制度,支持“大师+企业”“大师+创业园”“大师+电子商务”等发展模式,引导广大青年工艺美术工作者投身陶瓷艺术创作。

被称为“德化西洋工艺瓷之父”的温克仁,他不仅见证了几十年来德化陶瓷业的变迁,也为德化陶瓷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更催生了德化一个崭新的发展思路。他研发的自生釉骨瓷、自生釉远红外陶瓷及轻质陶瓷、釉下彩精陶等具有德化特色的“绿色陶瓷”等,其技术上的创新,为我县陶瓷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陶瓷业可持续发展。

1983年,温克仁出任濒于倒闭的第五瓷厂厂长。当时,由于全县陶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极度饱和,传统日用瓷大量积压。如此危机,让温克仁意识到,只有打开国际大门,才能破局。一年多后的国外考察,西方世界不一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让他决定将陶瓷生产转向“西洋工艺瓷”。这一年,在温克仁的引领和鼓励下,德化大部分陶瓷企业都转向生产西洋工艺瓷,德化陶瓷产业结构进行了一次突破性的调整。

正是有了此次大调整,当我国陶瓷业正为日用瓷、传统瓷雕销售难所困时,德化因为开拓了新领域,而显得朝气蓬勃。1985年以后,德化县的财政收入几乎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1988年增长幅度更高达45%。此后的30多年里,德化的西洋工艺瓷销往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首个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2017年,陶瓷产值达228亿元,陶瓷出口交货值达147亿元,其中自营出口商品总值18亿元。

 

至鼎陶瓷生产的茶道摆件别具一格

为了满足市场“求新、求变、求异、求环保”的需求,德化积极引导企业走“科技兴瓷”之路。在智能制造方面,德化实行机器换工,从纯手工到机械化,从机械化到智能化,从智能化到3d打印,德化陶瓷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三级跳”。在烧成技术方面,在国内率先进行窑炉改造,先后研发了以电、天然液化气、微波为能源的窑炉技术,结束了以柴烧瓷的历史,提高产品烧成率和环保水平。

传播推广:中国白”重塑荣光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在广州顺利举行,德化县电商协会组织企业赴广州参展,并打造“德化名瓷展”。今年来,瓷彩·中国白——德化陶瓷艺术精品系列展览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启动、青花白瓷艺术展亮相苏州古园林等相继上演。2017年,德化陶瓷更是攒足了世人眼球——成功举办国博白瓷展、成功举办中法论坛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入选金砖会晤国礼瓷和国宴瓷……这一系列陶瓷文化盛事,让德化白瓷大放异彩,重获荣光。

每届广交会上,德化陶瓷都吸引无数客人前来下单选样

“把精美瓷器做出来、摆出来,还要传出去。” 近十多年来,德化陶瓷在抓制造、抓创新的同时,还致力于把德化陶瓷传出去,让更多人认知德化陶瓷“中国白”这一品牌。2001年,柯宏荣、陈桂玉夫妻二人着手汇编印刷的《柯宏荣陈桂玉陶瓷作品集》出品,这是德化县第一部个人陶瓷作品集,也标志着德化陶瓷开始“传出去”。此后许多陶瓷从业者相继仿效,把自己的作品汇编成册,用做宣传,更加积极参与国内外的陶瓷展览,广交会、法兰克福展……德化陶瓷再次走向全球,令世人瞩目。

为了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进一步打响“世界瓷都·德化”品牌,德化打出了一套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工艺大师品牌三结合的“组合拳”,努力由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迈进。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德化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走出德化在全国参展、设立营销点,培育出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如德化佳美瓷厂、顺美瓷厂等。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德化以陶瓷为媒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的文化交流合作,提高德化“世界陶瓷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白”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

“5年前我们的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达到60多个,远销美洲、欧洲、澳洲、亚洲等世界各地。”德化协发光洋陶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富垚告诉记者,“我们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

 

顺美集团公司工作人员展示圣诞节出口瓷新品

“经常有外商前来,这些人成了我的好朋友。”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说。作为德化县连续7年来出口创汇量最大的企业,顺美集团的陶瓷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的产品用于出口。郑鹏飞表示,“要将他国文化植入其中,这样产品不仅可以找到卖点,也让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更好地‘走出去’。”为进一步推广陶瓷文化,顺美集团专门设立了陶瓷文化生活馆,在这里,客商可实地参观陶瓷规模化生产中的各道工序,也可以亲身体验陶艺,通过泥与火的艺术,感受到用陶土诠释的东方美学。

当前,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德化陶瓷“走出去”的路也越来越顺畅。德化县连续3年跻身“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的50个县”十佳,连续4年获评中国电商百佳县,获网商指数、网商数据应用、跨境电商“三个全省第一”的殊荣。

锁定新目标:点燃500亿产业梦想

如今,德化陶瓷产业站在转型升级新的“十字路口”。今年2月9日,德化召开陶瓷产业跨越发展大会,提出至2022年实现500亿元陶瓷产值的目标。县委书记梁玉华表示,未来五年,德化将围绕生产由制造向智造转变,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三个转变”,通过“新设计、新制造、新营销”,探寻全新的发展模式,让德化陶瓷产业提档增速上快车道,用创新引燃德化陶瓷产业500亿加速度。

中国白·创新沙龙活动现场,陶瓷工艺人才与著名品牌设计师李凤朗进行现场交流分享

在前端设计方面,德化成立了德化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打造全国首个专门服务陶瓷产业发展的全球性创新智库平台生态服务体系,并启动“xin瓷”设计提升计划,用“新概念+新思维”为新设计赋能,全面提升产业设计水平。同时依托互联网优势,建设互联网共享设计平台——瓷匠集,通过众包、众筹、共享设计等模式,整合全球优秀设计和人才对接德化陶瓷产业,更好地解决德化“缺设计”“缺设计师”的这一痛点,提高原创设计系列商品孵化率。目前,德化运用独特的白瓷材质,借鉴现代艺术流派的创作方式,在作品的创意、选材、线条、颜色、款式造型上大胆创新,实现“好设计诠释好资源”。

在中端制造环节,德化进一步把制造环节做大做强做精,通过对接实施中国制造2025、泉州制造2025和“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将现代智能信息等技术融入陶瓷产业,加快智能制造、3D打印、自动化生产线的推广应用,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升级传统生产方式,用新技术新材料实现“好资源做出好产品”。

在后端营销环节,德化引入经纪人市场化运作机制,并出台政策,对新组建陶瓷营销经纪人队伍,有注册公司、经营场所,从事德化陶瓷市场营销、宣传推广、艺术拍卖、文化交流等业务,运营一年后经认定成效明显的,给予不高于10万元的奖励。目前,德化已成立了万瓷文化、石狮量源等经纪人队伍,通过跨界融合,创新营销新模式,开启营销新时代,让工艺大师专注做陶瓷,让营销团队专门做市场,实现“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此外,为实现到2022年陶瓷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的目标,德化还出台陶瓷产业跨越发展扶持政策措施45条,统筹使用各级陶瓷扶持资金1亿元,支持龙头企业创新模式、抢占市场、打造品牌、挂牌上市;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每年争取10家以上陶瓷企业列入省市龙头企业目录,并对填补德化空白或对德化产业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按“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补助。

责任编辑:苏晓薇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4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