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发展史

小陶陶 2019-08-18   1260
1217
0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具文化作为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大约可推陶土所制的缶,类似于今天四川、云南所用的烤茶罐。缶不仅可以用来煮茶,还可用来装盛。外形古朴,笨重粗糙。西汉以后开始出现釉陶茶具,这时的釉陶茶具已经具有了光亮平滑的外表,而且色彩鲜艳,已经初步出现了茶具的艺术性。唐代时, 陶瓷茶具开始流行,同时上流社会也出现了金、银等金属茶具。到了宋代“斗茶”用的茶具,以黑釉盏为主。元代时青白釉茶具较多,到了明代中叶出现了紫砂壶。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近代,则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我国的茶具林林共总、仪态万千,茶具艺术绚丽多姿。

唐宋时的饮茶方法,是将鲜叶蒸熟后,经捣碎做成饼,再用绳子串起烘干,称“茶饼”或“饼茶”。喝茶时要将饼茶碾碎,然后再放到锅里煎煮,等到茶叶充分渗透了再喝,程序多,所以茶具也十分繁杂。茶圣陆羽在其《茶经·四之器》中就列举了二十八种茶具。这二十八种茶具除了常用的煮茶、饮茶、贮茶所需茶具外,还包括了碾茶的茶具:茶碾和茶罗。

茶碾是为碾茶所准备的。材质有木质和石质两种。木质茶碾必须选用质地坚硬细密且无异味的木材所制。整个茶碾由“碾盘”和“碾堕”组成。碾盘外形四方,中间剜空成圆孔,正好容“堕”。碾堕是一块圆木,在中间安上轮。碾茶时以手持轴转动碾堕,靠碾堕与碾盘间的挤压来碾碎茶饼。

茶罗即“筛子”,又称为“罗合”,这是用来筛碾碎的茶末的。罗合的罗圈是用竹子或杉木经烘烤弯曲而成,圈面上涂刷油漆。罗面则是用纱绢制成。在筛茶末时,为避免茶末飘散所以要加上盖。宋代茶罗的罗圈,有条件的还会用金银制成,而罗面则采用四川鹅溪所产的细画绢制成。当时的品茶者,多用茶碾和茶罗自碾自罗。

唐宋以来茶具文化快速发展,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陶土茶具、瓷质茶具、漆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等。而到了宋代,陶瓷茶具的发展更是一片繁荣,全国各个不同的陶瓷产区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陶瓷茶具。当时最为著名的瓷窑有:杭州官窑、浙江龙泉哥窑、河南汝州汝窑、河南钧州钧窑、河北定州定窑等五大名窑。

唐宋前因采用煎煮茶汁,故煎水壶以金属制品较多,且以“金银为优”,同时还以“茶瓶”煎水,亦称“煎水瓶”。

随着制茶、饮茶风尚的变迁,从唐宋时的将茶饼研碎煎煮,到元代时用鲜叶放在锅里蒸制成整片叶子的“散条”(亦称“蒸青散条”)煎煮,再到明代时将“蒸青”进一步改为“炒青”,饮茶方法也由煮饮变为泡饮。也因此茶具也开始进一步发展,除原有的茶盏、茶杯外,明代时又出现了专为品茶而用的“茶壶”,从此盏与壶成为最基本的茶具。

明清茶具讲究精工细作,注重装饰,茶具上的文化气息已愈来愈浓厚。清代,茶具的制作更是进入了色彩纷呈、空前绝后的时期。而陶瓷茶具更是从此进入了兴盛时期。

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创新,其艺术性不断地增强,具很高的审美价值。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各式茶具,也就成为品茶的自然衍生,成为了一种温馨愉悦的审美过程。

 

责任编辑:苏晓薇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评论(0)



首页关于我们寻求报道

陶瓷头条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4 taocitoutiao.com
首页 头条 视频 品牌
取消

历史搜索清除记录

热门搜索